新中國70年民間記憶展在澳門揭幕

人民網澳門12月23日電(記者毛磊) “一條大河波浪寬——新中國70年民間記憶展”22日下午在澳門舉行揭幕儀式,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等出席。
展覽由澳門日報與澳門展貿協會合辦,四川省建川博物館與澳門中華民族團結促進會協辦。展覽獲澳門中聯辦協調部與澳區全國政協委員聯誼會支持,澳門基金會贊助,澳門口述歷史協會和澳門懷舊收藏學會協作。
澳門日報社長陸波致詞表示,展覽從民間視野,展現了新中國7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體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飛躍歷程。展覽從1949年到2019年,以時間軸為序,分為三個單元,從民間的角度,通過600多張歷史圖片、300多件來自民間的展品,結合視頻,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故事,相信不同年齡層的觀眾,都能尋回不同年代的集體記憶。
據了解,這個展覽涉及很多大眾熟悉的歷史事件,比如第一座大型水庫、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第一條高速公路、第一艘載人飛船、第一次躍居亞運會金牌榜首、恢復高考后第一屆考生的準考證等。借助圖片和實物,展示了國家70年來在科技發展、社會建設、國防、體育等領域所取得的“第一”,令人印象深刻。
陸波介紹,展覽設計既強調老百姓身邊的“家事”、“小事”,比如展示了像“自行車王國”、取消糧票、電視劇《西游記》熱播等,貼近生活內容,也突出了“國事”、“大事”和“大國重器”。展覽重現了80年代中英及中葡領導人簽署聯合聲明,1997年、1999年香港和澳門先后回歸祖國;以及澳門回歸20年來社會穩定繁榮,向世界展示了具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
四川省建川博物館長樊建川表示,建川博物館是中國民間最大的博物館,有接近800萬件展品,認為未來與澳門有很多合作辦展的可能性。
主辦方期望觀眾通過展覽,了解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不平凡歷程,積極弘揚祖國獨立自主、艱苦奮斗、奮發圖強的精神,增強熱愛祖國、振興中華、共筑中國夢的信心。(完)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