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千年瓷都煥發勃勃生機
“新平冶陶,始于漢世。”江西景德鎮制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有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窯史、600多年的御窯史。漫步景德鎮街頭,隨處可見歷史遺留的窯土釉礦、坯坊窯房、碼頭古道、商鋪民居、窯磚里弄,千年的陶瓷文化、人文精神和藝術追求,形成了景德鎮聞名世界的陶瓷文化體系。
陶瓷文化是這座城市最鮮明的特征,也是最有價值的財富。今日的景德鎮,正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建好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打造對外文化交流新平臺”為目標,不斷解放思想,搭建、培育特色新平臺,扶植陶瓷國際研學基地,持續推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取得顯著成效。據統計,今年1至10月,景德鎮市共接待境內外游客8162.64萬人次,同比增長25.7%;旅游總收入793.97億元,同比增長17.99%。
“景德鎮市堅持把陶瓷文化作為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資源加以挖掘、整合和提升,下一步,景德鎮將把文化旅游文章做足做好、做出特色和亮點,為江西文化旅游工作貢獻更多‘景德鎮力量’。”景德鎮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朝陽說。
陶溪川文創街區由景德鎮市原十大國有瓷廠之一的宇宙瓷廠改造而成,集文化創意、國際交流、遺址旅游為一體,已成為景德鎮的新地標。陶溪川文創街區的打造是景德鎮市大力建設、培育文旅融合新平臺的一個縮影。
景德鎮市委副秘書長,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余志華介紹,陶溪川每年通過舉辦春秋大集、國際音樂會等各類活動,吸引了數以萬計的國外游客和藝術家來這里交流創作,被譽為“藝術家之家”的陶溪川國際工作室聚集了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名藝術家。
景德鎮人深知,陶瓷文化是萬千景德鎮人的根,更是景德鎮這座千年瓷都的魂。為保護傳承好陶瓷文化,景德鎮市對遍布全城的150多處老窯址、108條老街區、“十大瓷廠”老廠房等文化遺存實施系統性保護修繕。在此基礎上,有了陶溪川、三寶國際瓷谷、古窯民俗博覽區等一批陶瓷文化傳承旅游地。
景德鎮市擁有國內唯一一個以陶瓷文化為主題的5A級景區和7個4A級景區。在古窯民俗博覽區,游客不僅可以見識到傳統制瓷作坊,還可以跟著“老把式”體驗真正的制瓷過程——這里聚集著200多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從拉坯、利坯、畫坯到施釉、燒窯一應俱全。景德鎮古窯文化研究院和景德鎮古柴窯研究保護中心相繼成立,讓游客不僅了解陶瓷文化,還能知其“所以然”。
悠久的制瓷歷史,豐富的陶瓷文化遺存,豐富的陶藝師資,權威的陶瓷教學研究機構以及一批意蘊深厚的文化旅游地都為景德鎮大力發展陶瓷文化研學游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外藝術家和陶瓷愛好者到景德鎮研學游。據介紹,到景德鎮研學的境外人數已由2016年的300多人增長到2019年的8000多人,其中許多人通過研學了解景德鎮制瓷業后,選擇留在景德鎮長期創作生活。
同時,景德鎮市以創建全國中小學研學旅行實驗區為目標,建立了以市教育局牽頭,市發改委、文廣新旅局等相關部門參與支持的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協調機制,大力促進陶瓷文化研學工作全面開展。目前,景德鎮市共有陶瓷研學基地200多個。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被命名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等被命名為江西省首批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此外,景德鎮市還命名了景德鎮皇窯等25個市級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江西省政協委員、景德鎮瓷之路研學基地董事長梁春就是一位被景德鎮陶瓷文化深深吸引的“景漂”,他說:“在這種充滿藝術氛圍的環境里,我不僅可以學習到陶瓷技藝,還可以與陶瓷藝術家進行思維的交流與碰撞,從而萌發很多新的想法與創意。我希望通過陶瓷讓更多人了解景德鎮的文化。”
隨著人們生活品質與審美情趣的不斷提高,陶瓷文化研學旅行的市場前景可期。“以研學旅行為代表的新型旅游業態開發,既豐富了文化旅游市場,又促進了優秀陶瓷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蓬勃發展的研學游將開啟景德鎮文化旅游產業蓬勃發展的嶄新篇章。”景德鎮市副市長熊皓說。(記者 伍文珺)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