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藥監局派出機構和藥品核查分中心授牌
6月28日,安徽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為新成立的9個派出分局、7個工作站、16個藥品核查分中心授牌。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韓永生出席會議并講話,安徽省藥品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吳麗華主持會議。
圖為會議現場。
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藥品安全工作,圍繞改革后藥品生產等環節監管職責上劃,藥品監管點多、面廣、戰線長等新情況、新問題,積極推進完善省級藥品監管機構改革,從機構設置和監管力量配備兩個維度雙向發力,強化體制機制建設,堅決守住藥品安全防線,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2019年12月12日,安徽省委編辦正式印發《關于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派出機構設置等有關事項的批復》,在全省設置省藥監局派出機構。派出機構職能主要聚焦在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的生產環節,以及藥品批發、零售連鎖總部與互聯網銷售第三方平臺的檢查和處罰上。
韓永生在講話中指出,派出分局作為省藥監局的“前沿陣地”,是確保藥品安全的第一道“大門”,是織牢藥品安全監管網的重要力量,是把好藥品安全源頭關的重要基礎,是提升藥品監管能力的重要抓手。她強調,各級要同心同向,在突出派出機構的特殊地位、重要作用上統一思想;要同心同行,在守底線保安全、追高線促發展上雙向發力;要同心同力,在加強無縫銜接、密切協調配合上三方聯動;要同心同德,在加強隊伍建設、追求擔當有為上全面出彩,同心協力、砥礪奮進,奮力開創安徽省藥品監管工作新的篇章。
吳麗華表示,省藥監局派出機構和藥品核查分中心授牌,標志著安徽省在深化市場監管改革、健全藥品監管體系上又邁出了實質性、決定性的一步,對于保障全省藥品安全、促進醫藥產業發展、惠及百姓民生具有重要意義。這次省藥監局派出機構設置及人員劃轉,將原來的市級藥品監管的骨干力量又吸納到藥品監管中最關鍵的環節,實現就近監管、靶向監管,有利于集中資源強化生產環節監管,把好藥品安全源頭關,防范和化解潛在的藥品安全區域性重大風險。
據安徽省藥監局人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安徽省省級藥品監管機構改革主要有以下特點:
派出機構設置科學化。統籌考慮監管任務量和監管幅度,按照“市+區域”相結合的派出機構設置方案,合理劃分派出監管區域,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全省16個市設置派出分局9個,名稱為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第一至第九分局,分局設在監管任務相對較重的市(合肥、亳州、阜陽、宿州、蚌埠、六安、蕪湖、宣城、安慶),其他7個市設置工作站。如此設置既突出重點監管,又實現監管全覆蓋。
職能界定法定化。各分局承擔派駐區域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生產環節的檢查和處罰,以及藥品批發、零售連鎖總部、互聯網銷售第三方平臺的日常檢查和處罰等任務,推動派出機構職能與省級藥品監管事權的有機銜接,省與市縣監管任務聯動,監管事權匹配。
職業化檢查員隊伍建設體系化。將現有的省食品藥品審評認證中心更名為省藥品審評查驗中心,加掛省藥品核查中心牌子。賦予中心技術審評、現場核查檢查、技術咨詢、檢查員日常管理、對各市分中心進行工作指導等職責。在各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加掛省局藥品核查分中心牌子,賦予配合省藥品核查中心開展藥品核查職能,為藥品監管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人員編制核定標準化。按轄區監管對象數量提出人員編制核定標準,核定派出分局共75名人員編制,每個分局6至12名人員編制,調劑增加100名全額撥款事業編制專門用于加強省級職業化專業化檢查員隊伍建設,保障監管力量與履職需要相適應。
監管力量專業化。按照“人隨編走”的原則,省藥監局派出機構監管人員主要從各市原從事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生產監管,且具備檢查員資格的人員中擇優劃轉,以保證監管隊伍的高素質、專業化,為承擔藥品安全監督檢查,促進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提供堅強保障。(楊成松)
- 標簽:臉上黃褐斑怎么治療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