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有毒中藥的臨床研究 - 馬錢子
一、產(chǎn)地及品種
馬錢子別名番木鱉,出自《本草綱目》,為馬錢科植物馬錢StrychnosnuxvomicaL.的成熟種子。果實(shí)成熟時采摘,除去果肉,取出種子,曬干。生長于熱帶地區(qū),產(chǎn)于印度、斯里蘭卡、緬甸、泰國、越南、老撾、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國家。
秋冬果實(shí)成熟時采摘,除去果肉,取出種子曬干。原藥除去雜質(zhì),篩掉灰屑為生馬錢子;取砂子置鍋內(nèi),用武火炒熱,加入凈馬錢子,拌炒至深棕色,鼓起,內(nèi)面紅褐色,并起小泡時,取出,除去毛,放涼,為制馬錢子。
二、性能
性味歸經(jīng):苦,寒;有大毒。歸肝、脾經(jīng)。
功能主治:通絡(luò)強(qiáng)筋、散結(jié)止痛、消腫解毒。主治風(fēng)濕痹痛、肌膚麻木、肢體癱瘓、跌打損傷、骨折腫痛、癰疽瘡毒、喉痹、牙痛、癘風(fēng)、頑癬、惡性腫瘤等。
三、炮制及解毒方法
現(xiàn)代馬錢子的炮制方法有砂燙、油炸、甘草制、醋泡、醋炙、尿泡等,但以砂燙、油炸法為主,尤以砂燙法居多。
砂燙法。取凈馬錢子照燙法(藥典附錄)用砂燙起泡并顯棕褐色或深棕色。
甘草制法。取凈馬錢子100g、甘草片20g,用甘草加熱提取液浸泡馬錢子24小時后,淘洗3次,取出,剝皮烘干。
綠豆煮法。取凈馬錢子100g、綠豆20g,用清水浸泡4小時,煮沸后改用文火煮4小時,淘洗3次,烘干。
油炒法。取凈馬錢子煮沸后再用水浸泡,切成薄片,用少許燒熱麻油炒至微黃。
烘烤法。取馬錢子放入已預(yù)熱至140℃的鼓風(fēng)烘箱中烘烤60分鐘即可。
麻黃炙法。取麻黃
- 標(biāo)簽:上海好玩的公園
- 編輯:李娜
-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