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CSCO-CTTQ血管靶向高峰論壇線上舉辦
山東省腫瘤醫院于金明院士擔任大會榮譽主席。大會主席團專家代表(以姓氏漢語拼音為序)包括: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蔡建強教授、吉林省腫瘤醫院程穎教授、江蘇省腫瘤醫院馮繼鋒教授、天津市腫瘤醫院高明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韓寶惠教授、上海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李進教授、天津市腫瘤醫院李凱教授、北京積水潭醫院牛曉輝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石遠凱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唐平章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吳一龍教授、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周彩存教授、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張力教授。
大會榮譽主席于金明院士在致辭時表示,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療已成為腫瘤精準治療的關鍵手段。為實現《健康中國2030規化綱要》中提出的癌癥生存率目標,國內制藥企業經過不懈努力,取得重大進展。由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型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安羅替尼在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和肉瘤3大癌種獲批相應適應癥,這標志著我國民族創新藥物研發水平已躋身世界前列。
大會主席吳一龍教授在發言中提到,本次大會中將深入探討抗血管靶向藥物的臨床應用方法,分享臨床治療經驗,希望能為提高我國腫瘤治療整體水平貢獻一份綿薄之力。同時也期望各位同道能夠積極探索抗血管治療的聯合用藥方案,為廣大老百姓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大會主席李進教授表示,近幾年我們欣喜地發現抗血管靶向治療聯合免疫治療呈現出協同作用,在肺癌、肝癌、乳腺癌等多個癌種中均獲得了優異的療效。我們國家腫瘤藥物研發管線基本覆蓋了當前腫瘤治療的所有靶點以及免疫治療類型,這讓我們倍感激動,期待我們民族抗腫瘤事業能愈發強大,為全球腫瘤患者帶來更多、更好的治療手段與方案。
大會主席韓寶惠教授認為,肺癌的靶向治療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轉變,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療時代的真正到來。
與會專家談古論今,展望未來
會議中先是回顧了抗血管靶向治療的發展之路,詳述了多種里程碑式血管靶向藥物的經典臨床研究;之后專家們針對不同癌種進行了深入探討,對于肺癌,各位專家圍繞靶向藥物的排兵布陣充分交換意見;對于軟組織肉瘤,專家們分享了突破性療法為患者帶來生機的喜悅;對于甲狀腺癌,專家們對新藥翹首以盼,期望能夠盡快填補臨床空白。
大會主席程穎教授、張力教授介紹到,中國抗血管生成藥物已在世界舞臺上占據一席之地,尤其是在難治性惡性腫瘤的治療中都取得了突破,讓廣大醫生和患者都看到了曙光。希望我們的抗血管靶向藥物生產企業,能在未來繼續努力探索聯合用藥前景,造福腫瘤患者。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