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放任“灰廣播”賣“神藥”
據新華社報道,在北京市區收聽廣播時,經常能聽到一些“神乎其神”的保健藥品推銷廣告。這種以專家講解、聽眾互動、電話賣藥為內容的廣播,大多是“灰廣播”。令人驚詫的是,這些“灰廣播”,竟然還是借正規廣播電臺悄然“發聲”。
所謂“灰廣播”,主要是指具有播出資質的廣播電臺擅自提高發射功率增加覆蓋范圍,擅自增加天線高度、改變天線朝向等,播出誤導性節目內容和違規大量播出廣告等。津冀境內個別區縣廣播電臺將廣告時段承包給廣告公司,給虛假廣告可乘之機。原本是幾塊錢的普通保健藥品,到“灰廣播”上走一遭,身價暴漲10倍;普通保健品被宣傳成“無所不能的人體萬能干細胞”,不僅“包治百病”,還自帶“80天細胞再生,80天血液干凈”等神奇功能。
“灰廣播”廣告多以保健品和醫療器械為宣傳對象,將中老年人當作圍獵目標,一邊展開情感攻勢騙取消費者的信任和共情,一邊用夸張的藥效和虛高的價格收割消費者的口袋。據報道,所謂“專家講座”和“熱線接聽”,均為經銷商提供的錄音資料,包括聽眾撥打的熱線電話,也根本接不進“講座”現場,廣播內容都為提前錄制。節目內容是假的,但賺錢是真的。一家在“灰廣播”上銷售保健品的公司,2至3年內的流水甚至過億元。中老年患者四處求醫問藥的養老錢、救命錢被如此收割,商家利欲熏心固然可恨,為無良商家搭建平臺的“灰廣播”,同樣難辭其咎。
由于這些虛假廣告都是由正規電臺播放,其隱蔽性更強;又因為電波跨越京津冀,藥品生產和推銷涉及全國多地,顯然都給監管增加了難度。對給“灰廣告”可乘之機的個別電臺,應嚴加約束;針對保健品非法營銷,執法部門應該及時“收聽”,予以精準打擊。多省份多部門聯動,通過行政監管、刑事打擊、公益訴訟等多種方式合力出擊,絕不能再讓“灰廣播”給“神藥”帶貨、坑害消費者了。
- 標簽:余萬里 王靜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