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養存在個性化差異 要靈活掌握
每年5月20日是“全國母乳喂養宣傳日”。這是為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喂養而設立的一項重要活動。今年宣傳日的主題是“母乳喂養,給寶寶更多保護”。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制定的《嬰幼兒喂養全球策略》中指出,最佳的嬰幼兒喂養行為是:出生后6個月(180天)進行純母乳喂養;6個月之后開始添加安全、營養充足的輔食,并繼續母乳喂養到2歲或以上。最佳的嬰幼兒喂養行為可以實現嬰幼兒最佳的生長、發育和健康。
母乳喂養好處多
母乳營養好、易消化、有效利用率高,是寶寶最好的食物。母乳中含有嬰兒出生后6個月內所需的所有營養素,包括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水。母乳中含有獨有的長鏈不飽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花生四烯酸ARA),其對于兒童神經系統發育非常重要。雖然嬰兒配方奶粉中可以添加DHA和ARA,但是沒有母乳中的脂肪酸有效。
二炮總醫院兒科主任醫師鄭玉巧告訴記者:“眾所周知,母乳是最好的嬰兒食品,對于剛分娩的新手媽媽來說,在新生兒初期的前一周,奶水較少,但是這時新生兒需要也少,所以媽媽不用特別著急,更不要急于加配方粉,每次堅持給孩子喂奶,奶就會越來越充足。”
鄭玉巧表示,如果寶寶體重增長不理想,沒有如期按照正常的生長曲線去生長,根據客觀因素判斷母乳確實不足的話,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增加媽媽的睡眠時間,保持心情愉快,營養更加均衡,觀察有沒有在喂養過程中出現不利于乳汁分泌的情形。此外,確定是母乳可能不夠的情況,可適時添加配方粉,但并不意味放棄母乳喂養,仍要按照時間點讓孩子吸吮,如果不吸吮,間隔時間越長母乳分泌就越少,所以無論母乳多少,都要堅持。
母乳喂養存在個性化差異,循序漸進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
鄭玉巧提示,4個月后,嬰兒肝臟、糖元釋放的能力開始加強,能夠轉化為葡萄糖,可以有很長一段時間不進食。母乳喂養會存在一些個性化差異,比如媽媽身體和心情原因,乳汁分泌少了,當然也有孩子的因素。任何時候,都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和良好的生活習慣,但是要排除一些個別情況,并遵循孩子的情感,不能以個人的主觀意愿去判斷,“因為晚上不能吃奶,就堅決不能吃”,并不是固定原則,媽媽要靈活掌握。
- 標簽:男散打刷圖加點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