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頸肩痛 按摩后差點癱了
很多人頸肩部疼痛,就覺得是頸椎病、肩周炎犯了,第一反應就是去按摩。殊不知,盲目按摩很可能釀成大禍!
近日,一名30歲的美女設計師張小姐,就因為頸肩痛去按摩,差點導致癱瘓。最終就診發現,導致她頸肩痛的罪魁禍首不是頸椎病,而是自發性椎管內硬膜外血腫。專家提醒,自發性椎管內硬膜外血腫和頸椎病完全不是一回事,如果頸部胸背部突然出現劇痛并出現突發性癱瘓,一定要趕緊就診。
30歲美女頸肩痛
按摩后右臂“癱了”
今年30歲的美女設計師張小姐(化名),從事女裝設計近10年。最近3個月,因為公司積累了很多訂單,她持續加班,每天都工作到晚上10時以后,隨之而來的是頸肩酸痛。于是,張小姐找到公司附近一家口碑還不錯的泰式按摩店按摩。為了能盡快消除頸肩痛,按摩的時候她一再要求按摩師大力一點。然而,按摩后的第三天,張小姐的頸肩痛不但沒有緩解,反而更加嚴重,甚至右臂開始麻木,舉不起來了,右手的力量也明顯下降。這下,張小姐慌了,經同事介紹,她找到了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脊柱外科張文財教授。
張文財詳細檢查后將張小姐收入院治療。入院后通過綠色通道緊急為張小姐做了頸椎MR檢查,結果顯示,引起張小姐肩頸痛、右上肢乏力的“真兇”是頸椎椎管內的血腫。
日前,張文財教授、周志剛主治醫生等為張小姐做了頸椎椎管內血腫清除手術。術后復查MR提示血腫已完全清除,脊髓壓迫得到完全解除。
該病進展迅速
三種人群高發
據張文財介紹,自發性椎管內硬膜外血腫(SSEH)在臨床上比較少見,其發生率約為0.1/10 萬。因其起病隱匿、進展迅速,常常會因為患者認識不足導致誤診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影響預后,甚至出現永久性神經功能損傷。
目前臨床上大約40%~50%的硬膜外血腫病因不明,其發病機制可能為硬膜外靜脈叢壁薄且沒有血管瓣膜,在彎腰、咳嗽、打噴嚏、排便、按摩等動作的過程中胸腔及腹腔內壓力的急性升高導致靜脈叢破裂出血。最好發的地方正是頸椎活動度最大的C6/7節段。
有學者認為,導致該病的原因包括高血壓、血管畸形、創傷、腫瘤以及抗凝藥物等的使用。張文財介紹,臨床觀察發現,這三種人要特別警惕:
1.血管畸形患者
“有的病人可能有血管畸形,但是如果不發病,他可能自己也不知道。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已經知道家里有人是血管畸形,直系親屬就要提高警惕,特別是突然出現頸部胸部劇痛、突發性癱瘓時一定要趕緊就診。”張文財說。
2.有先天性血液系統疾病的患者
如果患有血友病等血液系統疾病,患自發性椎管內硬膜外血腫的風險也特別高。
3.長期服用抗凝藥的人群
一些高血壓患者、房顫患者、瓣膜置換患者以及心臟放支架人群等,需要長期服用抗凝藥物,血管出血的概率會比較大。“如果服用抗凝藥的人群突然頸部胸背部出現劇痛,一定要高度警惕,立即就醫。”
提醒:兩個特點
與頸椎病區別開來
張文財提醒大家,上文中的張小姐椎管內血腫形成很可能與不規范的按摩有關。頸肩痛雖然是常見病,也應該到正規的醫院接受治療,切不可隨意按摩,以免造成嚴重后果。
“其實,自發性椎管內硬膜外血腫引起的頸肩部跟頸椎病引起的頸肩痛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痛的位置和程度都明顯不同,前者引起的頸肩痛有兩個很明顯的特征:一是突然出現的劇痛,這個痛是放射性的,通常可以放射到手臂和胸背部;二是突發性癱瘓,出現肢體無力、麻木、行走不穩等癥狀,嚴重者甚至肢體完全癱瘓。而頸椎病引起的頸肩痛通常是酸脹感,并不會特別強烈。”張文財表示,如果實在辨別不清,建議可以自己先保守處理,如:找個舒適的體位休息一下,貼一下藥膏或者進行熱敷,痛得厲害可以吃點消炎止痛藥等,但千萬不要去按摩,如還不能緩解,就一定要找醫生辨別病因再做相應治療。
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自發性硬膜外血腫突然發作呢?張文財介紹,主要應該做到以下這幾點:
1.不要長期低頭工作或看手機,坐姿一定要正確,每工作一段時間一定要起來活動活動,休息一下。
2.不要太疲勞,疲勞容易導致血壓升高,如果本身有血管畸形,就會容易導致血管破裂。
3.不要隨意去按摩,頸肩部疼痛有很多種原因,并不都是頸椎病引起的,因此千萬別亂來,一定要請醫生辨別清楚原因后再對因治療。(全媒體記者張青梅、翁淑賢通訊員張燦城)
- 標簽:上古卷軸5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