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胃疼要調肝
受訪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消化中心副主任醫師 趙魯卿
本報記者 高嘉悅
如今有胃病的人越來越多,胃病難養、難好也成了不少人的愁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消化中心副主任醫師趙魯卿表示,如果胃病纏綿不愈,可以考慮從肝調養。
胃痛要調肝,其原因有兩點:中醫認為,胃的主要功能是受納腐熟水谷,也就是接受、儲存食物,初步消化后將食物下降運輸到十二指腸。這個功能的強弱主要取決于胃氣的盛衰,胃氣以降為順,而胃氣通降的作用需要肝氣調節。肝主疏泄,調節一身的氣機,如果肝臟疏泄功能出現問題,胃氣通降作用就會受影響,氣機不通而出現胃痛;肝在五行中屬木,脾胃屬土,木能克土。惱怒傷肝,肝氣橫逆,勢必克犯脾胃,脾胃功能受損、氣機失調就會出現胃痛。
肝氣犯胃引起的胃痛具備以下特點:胃脘以脹痛為主,多伴有兩脅肋脹痛、打嗝頻繁、喜嘆息,遇到心情不好時疼痛發作或加重,打嗝后胃痛胃脹癥狀緩解。
趙魯卿提醒,日常養胃,一是要在飲食上多加注意,二是側重養肝。飲食以清淡為主,不吃油膩辛辣、寒涼及太酸太甜的食物,不喝酒、咖啡和濃茶。同時,飲食要規律,不暴飲暴食,有泛酸燒心的人群不宜過量喝粥,否則容易加重反流癥狀。
養肝可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常喝有調肝功效的代茶飲。合歡花、玫瑰花有疏肝、理氣、解郁的作用,菊花可清肝熱,枸杞能滋肝養肝;二是調節好自身情緒。肝和情緒最為密切,經常發脾氣會“怒傷肝”,進而影響肝臟功能。所以,平時保持樂觀平和心態很重要。
如果胃痛發作,可通過按摩穴位“救急”。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積、降逆止痛作用的穴位有中脘(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足三里(腿膝蓋骨外側下方凹陷往下約4橫指處)、內關(手臂內側中間,腕橫紋上約3橫指處)、太沖(腳背第1、2跖骨結合部之間凹陷中),關鍵時刻可快速緩解不適癥狀。▲
- 標簽:超級星伴奏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